廣州芭乐视频APP污設備芭乐视频IOS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
電話:027-86505867
手機:189-8613-2255
聯係人:陳經理
地址:武漢市洪山區歡樂大道
一座座安全、便捷的橋,是群眾的熱切期盼。
今年2月21日,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強農村道路橋梁安全隱患排查,落實管養主體責任”。
2020年,湖北在全國率先啟動公路橋梁三年“消危行動”,三年將改造6108座危舊橋梁。中交基礎設施養護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交養護集團)及所屬武漢二航路橋特種公司積極參與湖北省公路橋梁三年“消危行動”,以“出手即是精品”的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讓危舊橋梁變成惠及群眾的“連心橋”。
中交養護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交建旗下專業子集團,負責開展基礎設施建管養綜合性業務,是中國交建“投資—建設—運營”全產業鏈的主要組成部分。中交養護集團以“創新驅動升級發展”為戰略,始終堅持“四者”定位,致力於成為養護標準的主要製定者、養護技術的主要引領者、養護新模式的主要探索者、養護服務的主要提供者。
武漢二航路橋特種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路橋隧維修加固的專業公司,近20年的發展曆程,積累了以蘭州中山橋、南京長江大橋、銅陵長江公路大橋等為代表的大橋、特大橋維修加固等700餘項業績,是第一家承擔國外特大橋維修加固工程的中國公司,致力於成為中交養護集團建設國際一流基礎設施養護綜合服務商的先行者和排頭兵。
01
潛江試點
獨創“EPC+養護”模式
湖北公路橋梁三年“消危行動”,是回應群眾迫切期盼、消除農村交通安全隱患的重大民生工程。據統計,2019年,湖北4萬多座橋梁中,危舊橋梁總數居全國第二。從危舊橋梁的分布地段看,農村公路占比最高,很多橋梁年久失修,加上近年自然災害頻發,導致橋梁存在安全隱患,危舊橋梁改造迫在眉睫。
2020年年底,湖北省交通運輸廳率先在潛江市試點“EPC+養護”模式,用“打捆”統一招標的方式,引進中交養護集團參與危舊橋梁改造項目。此舉改變以前危舊橋梁改造零散施工做法,對實施單位全產業鏈能力提出要求。
“EPC+養護”模式,即對潛江市所有公路危舊橋梁整體打包,將公路橋梁改造工程設計、施工和養護進行統一招標。據介紹,建設期和養護期的全部施工任務“打捆”交由項目總承包人負責,包括勘察、設計、施工(拆除重建、加固改造)、EPC項目管理、五年橋梁的養護及信息化管理工作等,有助於降成本、增效率,是湖北省危舊橋梁改造項目模式的首次創新。通過引進中交養護集團這樣的“國家隊”和主力軍,可有效提高規模化建造質量,提升橋梁加固建造整體水平,讓橋梁消危這項民生工程更安心。
湖北省潛江市公路橋梁消危行動項目“EPC+養護”開工儀式。
“EPC+養護”模式是體現湖北人民“敢想敢幹、敢為人先”精神的經典案例,“橋梁醫生”進場大顯身手。
降成本——設計與施工“打捆”實施,設計不僅針對危舊橋梁本身的狀況,還與總體施工部署和資源配置相結合,能夠有效解決設計與施工的銜接問題,達到降本增效、快速消危的目的。
提質量——有益於工程質量的提高。一般施工和養護分離,容易導致質量問題責任不清。為保證後期養護工作順利進行,必須提高建設期施工質量,並在管理上更加高效和創新。
增效率——合同管理簡單,責任明確,減少風險。“打捆”招標,簡化招投標程序,縮短項目周期,降低交易成本。
今年3月底,由交通運輸部管理幹部學院、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聯合舉辦的公路危舊橋梁改造行動培訓班在潛江市舉行,吸引了全國8省(區、市)交通公路係統的管理、技術人員前來觀摩學習,將中交養護集團危舊橋梁改造“EPC+養護”的“潛江模式”推向全國,對“十四五”期間全國其他省(區、市)開展公路橋梁消危行動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02
一橋一策
管理創新增效率
在潛江市龍灣鎮三河村,中交養護集團武漢二航路橋特種公司建造的新橋已是車水馬龍。“有了幹淨的活水,小龍蝦蹭蹭長。”新橋讓村民看到希望,村民段丙望養蝦一季賺了4萬多元,堅定了創建幸福生活的信心。
潛江是全國聞名的小龍蝦基地,好水養好蝦,養小龍蝦的一個關鍵,是把水調好。而潛江市正進行大範圍的農村危舊橋梁改造,建橋要斷流,阻礙水源。難題如何解?
提前完成水下施工,給群眾春季投蝦苗“讓路”。中交養護集團通過管理創新,充分發揮設計施工總承包的優勢,科學倒排工期,改變傳統建橋流程,節省時間2個月。
搶抓枯水期,采用流水作業的方式提質增效。通過優化施工組織,在冬季搶抓枯水期進行橋梁下部結構施工,確保不對蝦苗投放時的水質造成影響,同時也保證了春耕灌溉需要。
在小龍蝦上市期,有力確保重要橋梁具備通行條件,降低了對龍蝦外運的影響,對助力龍蝦產業、服務鄉村振興等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這隻是中交養護集團武漢二航路橋特種公司危舊橋梁改造“區域一盤棋”實施思路的一個縮影。管理創新還體現在實現建設集約化、設計施工標準化、構件工廠化,全麵提升危舊橋梁改造施工工藝和工程質量,這也充分說明引進經驗豐富、技術能力強、管理水平高的“國家隊”和主力軍企業參與項目建設的重要性。
在危舊橋梁改造中,麵對區域危舊橋梁分布點多、麵廣、線長,工期緊張等困難和挑戰,中交養護集團集中投入優質資源,實施“一橋一策”,對群眾出行影響大的橋梁優先施工、力爭實現盡早通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對當地農業的影響。中交養護集團還發揮專業優勢,積極推動實現央地合作,出技術、出管理,地方出人員、出場地,共建裝配式預製廠、培養當地橋梁養護人員,有效避免了重複建設帶來的汙染和破壞。
目前,中交養護集團及所屬的武漢二航路橋特種公司在湖北已獲得潛江、天門、荊州、孝感、隨州等地市的橋梁消危市場訂單,橋梁消危“EPC+養護”新模式越來越得到市場的認可。“請中交養護集團進場,提升危舊橋梁改造檔次,三年‘消危’一年完成。”潛江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
03
聰明“大腦”
高科技助力造精品橋
公路危舊橋梁改造,如何建好、管好?
答案在梁場。
在中交養護集團潛江項目梁場,手機掃描一座T型梁的二維碼,屏幕立刻顯示橋梁名稱,並提示鋼筋綁紮、模具安裝等6道工序完成的節點信息。一枚芯片,實現橋梁全壽命周期數字化跟蹤,通過這一質量回溯係統,以及加裝的感應器、攝像頭,項目部的技術人員能通過監控屏幕,對預製廠、重要橋梁施工現場等進行全過程視頻監控,確保施工質量、安全可控。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中交養護集團將施工方案和養護期的養護計劃相結合,梁體嵌入芯片、每座橋信息的收集錄入、橋梁養護管理信息係統的建設,都是在建設期內與施工同步進行的,為後續智能化養護提供支持。
答案在中控室。
在潛江,建成危舊橋梁信息化平台,通過移動互聯網、北鬥、GIS、GPS等技術,及時跟蹤養護質量,使危舊橋梁改造後的養護長效化。
在湖北,采用“EPC+養護”模式後,設計施工總承包建設2年+橋梁養護5年,通過中交養護集團的技術創新,以“專業帶行業”,指導區域橋梁日常養護,提升當地路橋維養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中交養護集團在危舊橋梁改造中采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預製、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等方式打造精品橋梁,能保證新建橋梁壽命不低於50年。在危舊橋梁改造以後,可進入全方位的規範程序智能化管理,全部的橋梁整合到一個信息監控平台,做到數字化控製、智能化管理,安全監督日常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全國各地都存在公路橋梁“老齡化”、超負荷等問題。群眾“急難愁盼”的民心工程、放心工程慢不起、等不得!今年,交通運輸部推出12件更貼近民生實事,其中包含了實施公路危舊橋梁改造工程,中交養護集團以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給危舊橋梁改造引入新理念,把座座危舊橋梁改造成群眾滿意的安全橋、精品橋,助力全國危舊橋梁改造工作高質量推進。
【來源:交通發布】
芭乐视频APP污設備芭乐视频IOS公司致力於提供14米到22米多種型號的橋梁芭乐视频频APP下载和防撞緩衝車芭乐视频IOS業務,經營橋梁加固,橋梁頂升,支座更換,裂縫修複等業務。出租熱線:189-8613-2255